APP

下载达川客户端

“两区”联动 构建发展“新版图”——达川区第三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之二

达州日报 2021-10-28 18:14 2005

肩负新使命,迈向新征程! 

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,省委“一干多支、五区协同”“四向拓展、全域开放”、市委“一核四带多点”等战略布局纵深推进,达川区作为达州主城区核心组团,发展方向更清晰、发展任务更明确、干事创业激情更加澎湃。 

在新定位下,达川区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和自身资源禀赋谋划新思路? 

达川区将聚焦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”发展定位,坚持“奋进达川、先行示范”工作基调,突出“重塑产业、更新城市”首要任务,构建“一核两区六组团”战略布局,全面融入全市发展版图。

“一核”引领,撬动发展新动能。两区如何布局? 

位于达川区南部的达川百马产业新区总体规划为“三园一城”,即达州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、电子信息产业园、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百马青创城,着力打造200亿级产业集群。目前精密电子连接器生产线项目、标准厂房三期等多个重点项目已入驻。 

在达川区赵家镇石佛庙村,总投资15亿元的中陶建材产业园项目是一家集产品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检测、检验为一体的综合型陶瓷生产企业,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服务基地,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,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。

高效打造百马产业新区

达川区将紧扣全市“一核四带多点”区域创新发展布局,以更广视野、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、推进创新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。 

达川区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、主战场,全力优布局、调结构、强载体,打造经济提速、产业提质、活力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引擎;坚持抓特色、抓集群、抓龙头,推动绿色建材、装配式建筑、智能装备制造向价值链、创新链高端攀升,做强工业发展主平台。 

提速建设工业园区。大力实施“制造强区”战略,彻底摆脱对煤炭、传统建材等产业的依赖。做大做强达州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、智能制造产业园,加速构建“新材料”300亿级、“智能制造”200亿级产业集群,确保到2025年,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。编制铁山产业新区规划,建成达石快速等基础设施。完善百马产业新区水电气等配套设施,打通“三纵六横” 骨干道路,新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。实施龙头企业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计划,“一企一策”助力企业发展。加大对外推介力度,引进培育绿色建材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,确保“十四五”期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,其中新材料企业20家、智能制造企业10家以上。 

同时,达川区将狠抓开放创新,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。 

对外开放引活水。融入开放合作大格局,深化与沿海沿江经济区交流合作,全线出击开拓“新通道”、牵好“左右手”、扩大“朋友圈”,力争更多事项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、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实施范围。 

营造开放合作大环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提升“达川代办”政务服务效能,打造零障碍、低成本、高效益、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,打响“奋进达川、投资热土”名片。 

抢抓开放合作大招商。优化招商引资快速推进机制,加大专业招商、驻点招商、产业链招商力度,紧追不舍跟进支撑性引领性大项目、“专精特新”好项目,力争“十四五”期间,实现百亿项目招引“零突破”,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20个、5亿元以上项目50个、亿元以上项目150个,构建“百亿领航、十亿带动、亿元集聚”的项目方阵。 

创新驱动强引擎。紧扣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布局,规划建设百马青创城,突出“企业创新、青年创业”主题,搭建企业、科研中心、创业团队对接平台。集聚创新要素,攻关绿色建材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技术。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机制。实施“智汇达川”人才计划,深化“院地合作、院企合作”,开展“院士(专家)入园”行动,吸引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带团队、项目、技术入园创新创业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,确保到2025年,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0家以上。

高点规划铁山产业新区

市委作出创建国家高新区、新建达州经开区,打造两大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决策部署,在变局中开新局,这也给达川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。达川区将打造上下游贯通、左右侧协同的产业集群,实现借力发展、借势提升;把握契机,推动产业西进,规划建设铁山产业新区,打造新的产业承接平台,强化创新驱动,重塑产业布局。 

突出绿色引领、创新驱动、城乡统筹、产城融合,推行“一区多园”模式,沿达石快速、绕城高速等交通动脉,布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,积极推进产业西进、城市西跨,努力培育支撑达川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源。

未来五年,达川区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:

——产业实力大跃升。主要产业平台基本形成,绿色建材、装配式建筑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,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0%,产业结构更加优化,主要指标增速年年进位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,向全市“第一方阵”挺进。

——开放创新大突破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迸发。开放合作大幅提升,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。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,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.5%以上,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%以上。 

奋进达川,先行示范。在“一核两区六组团”新格局下的达川发展定能乘风破浪、奋勇前行!


评论 21

  • 达川融媒体中心赵骁骁 2021-12-16

    👍🏻

  • 区融媒体中心魏巍 2021-12-16

  • 区融媒体中心魏巍 2021-12-16

我要评论

猜你喜欢

去APP中参与热议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