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时节,资阳乡村遍地金黄。9月23日,在安岳县合义乡大安村,连片稻田里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。种粮大户杜红梅抓起一把刚收割的稻谷,轻轻搓开谷壳,露出饱满的米粒,笑意盈盈。“今年试种的‘品香优秱珍’品种抗病性强,亩产达1200斤,比去年增产8%!”杜红梅表示,她承包的200亩稻田,今年预计可收获120吨优质稻谷。
大安村的丰收景象,是资阳秋粮稳产增产的缩影。据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农情调度数据,预计全市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501.7万亩,产量达170.7万吨,同比增产0.7%。以实干托举丰收,资阳正以“三良”协同发力,为“天府粮仓”建设注入坚实的丘区力量。
良田筑基:
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速 单产提升见实效
藏粮于地,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。在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山林村的田间地头,推土机正在对坡地进行精细调型。这里的140余亩土地正在由坡地变平田、碎土连成片,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。
石羊镇山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。易奎西 摄
“地块调型完成后,我们将加快引进种粮大户和合作社,力争9月底前全面完工,不误小春生产。”山林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学站表示,村“两委”正积极对接有意向的农业经营者,推动土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,为来年的小春作物种植丰收打好基础。
石羊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资阳系统科学谋划农业产业的生动缩影。据悉,2024年,全市已有12.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投用;2025年,又有11.2万亩项目开工建设。在此基础上,资阳同步启动“吨粮田”建设,重点推广“稻—麦”轮作5万亩、“玉—薯—麦(油)”复合种植10万亩,推动粮食单产持续提升。
合义乡高标准农田水稻迎丰收。张文芹 摄
成效已初步显现。2025年上半年,全市小麦、油菜千亩展示片实收测产比去年平均水平高83.6%、7.7%。近期,安岳县驯龙镇水稻百亩攻关片实收水稻亩产达到782公斤,乐至县宝林镇百亩攻关片实收玉米亩产708.2公斤,创下当地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”历史新高。
资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计划新建续建千亩高产片100个,谋划市级千亩高产展示拉练点位6个,布局百亩超高产比拼点位16个。并从地块、主体、物资、技术等多方面强化要素保障,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
良技赋能:
智能农机广泛应用 农技服务到田入户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在资阳市乐至县盛池镇埝田沟村的230余亩稻田里,2台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,金黄稻谷迅速归仓,呈现出一派高效丰收景象。
盛池镇收割水稻。姚阳 摄
“今年产量不错,亩产大概1300斤-1400斤,总产量预计能达到30万斤。”站在田埂上,盛池镇彭洪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彭洪新介绍道,他原是一位蛋糕店老板,2016年毅然返乡创业,9年间将土地规模从180亩扩大至500余亩,逐步走通“稻油轮作、机械赋能”的现代农业路径。
“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,效率高、成本降、收益稳。”他表示,前期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科学指导和完善的水利、道路设施,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盛池镇装运稻谷。姚阳 摄
藏粮于技,不仅体现在机械替代人力,更体现在品种优化、技术普及与服务下沉。今年以来,资阳组织召开了农业科技到田暨“百县千乡万户”科学施肥用药启动会,统筹项目资金1620万元开展粮油重大品种推广行动。遴选推广适宜资阳气候特征的水稻品种16个、玉米6个、大豆5个、小麦5个、油菜5个,并推介发布资阳市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,推介主导品种45个、主推技术81项。
同时,不断探索完善资阳市水稻等六大粮油作物超高产高效技术模式,建立农技人员包片服务机制,督促农技人员关键季节下沉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。截至目前,开展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形式的培训会280场次,累计培训人数7.4万余人次,发放技术资料31万余份。
良农兴田:
补贴力度持续加大 新型主体蓬勃发展
9月23日,资阳市雁江区举行“蜜柑满枝・丰岁同欢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蜜柑专场活动。活动中,12位雁江“果王”“树王”揭晓。不仅以榜样激励种植能手提质创牌,更印证当代农民从“劳力型”向“智力型”的跨越。
“树王”评选现场。全媒体记者 刘佳雨 摄
据了解,此次评选的参赛者来自雁江区各乡镇,近60户参赛者参与到初赛中。其中,“树王”王显富的果树冠幅宏大、通风透光,挂果1200多个、预计株产超330斤。他靠控制株距、修剪通透打通营养堵点,去年6亩柑橘收8万多斤,单价1.6元;“果王”丁吉忠的果品挂果1030个、株产289斤,糖度11%且化渣多汁。他按季精细化管理,使其家里的土地亩产1.4万斤,比寻常的柑橘亩产高出近2000斤。
雁江柑橘。全媒体记者 刘佳雨 摄
这一群“树王”“果王”的诞生,离不开政策的托底。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补贴政策、完全成本保险等举措,让种粮农民不吃亏、得实惠。据资阳市农业农村局数据,2025年种粮大户补贴面积预计27万亩、增加15%,种粮大户约1900户、增加14%。
今年以来,资阳市争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种粮大户补贴、稻谷生产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5.3亿元。其中,2025年种粮大户补贴标准增至200元/亩,较2024年增加50元/亩,极大激发种粮农民积极性。当地还创新“123”帮扶机制,建起四级种粮大户台账,强化项目、人才支持与权益保障,壮大新型经营主体。
春有耕耘,秋有收获。这个丰收节,我们既庆丰年,更思长远。当高标准农田与古老阡陌纵横的土地交相辉映,当现代化农机与千年农耕文明对话,当“土专家”蜕变为“新农人”,资阳正以“守正创新”之笔,绘就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壮美画卷。这份画卷,正是对“农为邦本”最好的传承,对丰收最美的礼赞。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