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增长6.5%看达州发展的底气与定力
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.5%以上,总量力争突破3000亿元。”
今年市两会明确,“决胜十四五、冲刺三千亿”,主要经济指标增速“进入全省前7、区域中心城市前3”。
过去的一年,达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,增长5.7%。要实现6.5%以上增长,底气何在?
心怀凌云志,无惧万重山。巴渠儿女深感“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、在历经考验中壮大”,正以“蛇行千里”的劲头,激情满怀、紧弓满弦、拼搏奋战,奋力推动达州“迈上”新的千亿台阶。
(一)
以实干作笔、以汗水作墨,冲刺三千亿,达州有底气。
过去的一年,面对经济运行持续承压不利影响,达州投资、消费规模不断做大,粮食总产量勇夺全省“十二连冠”,工业12月当月增长14.7%,表现出超凡的“底盘稳、动力足、后劲强”态势。
——底盘稳。政策激发活力,市场焕发生机。
加力扩围“两重”“两新”,全方位扩大内需,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基地建设,创新提出经济回升向好“16条”、工业恢复“8条”、商贸服务业“9条”,汽车换“能”、家电换“智”、家装厨卫“焕新”……
打造“万市兴”综合服务平台,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、全要素、全链条服务。2024年,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3%,居全省第二。
与民同行、与事业同向,全力实施“三大攻坚行动”,夯实了“用心用情惠民生”的发展根基。
——动力足。园区能级、工业量级、创新层级再提升。
“3+3+N”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大,10个“百亿级”先进制造业项目次第花开。
“双园驱动”战略纵深推进,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、低空经济发展态势强劲,达州东部经开区三年成势,为达州工业之“进”持续提级赋能。
普光、斌郎、麻柳3大省级化工园区获批,达州成为全省拥有三大化工园区的四个市州之一。
达州,正朝着“培育形成3大千亿级园区、7个省级经开区雁阵齐飞新格局”目标迈进。
——后劲强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蓄积发展新势能。
川渝东北空中应急救援中心建成投用,金垭机场旅客吞吐量屡破新高,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建成运行,新田港二期项目全面建成,“四向班列”持续“加载”,成达万、西达渝“双高铁”将次第建成通车……
达州“空铁水公”多式联运体系成型。
(二)
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,达州目标坚定、主题明确、定力专注。
——坚定服务大局。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,达州上下紧紧围绕“157”总体部署,按照“一核两翼”区域发展布局,主动服务和融入国省重大战略,扎实推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和“一区一枢纽一中心”建设,打造“战略支点”稳步推进。
——坚定目标方向。坚持“大抓工业、重抓制造业”鲜明导向,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推动“四化同步”,弥补达州高质量发展短板,达州工业“硬脊梁”越发夯实。
——坚定优势资源。以天然气、锂钾、能源、森林“四大”资源开发利用为着力重点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“发展胜势”,“资源产出地”正向“产业崛起地”跃升。
——坚定农业发展。聚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,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,持续筑牢全市高质量发展“压舱石”。“天府森林四库”建设先行市凸显达州担当,绿色生态经济持续壮大。
在全力以赴拼经济、搞建设的伟大征程中,达州基础更加坚实、后劲正在释放、态势已经形成。
(三)
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;乘风破浪,更知壮志凌云。达州响亮喊出“重振巴渠雄风、重塑大市荣光”。
勇者进、怯者退。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,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存在,“重振巴渠雄风、重塑大市荣光”如何突围?
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,达州部署紧锣密鼓。过去的一年,达州市委带领全市上下以“等不起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、“坐不住”的责任感,先后召开三次市委全会,对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行谋划部署,作出以“四大”资源开发利用为着力重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《决定》,明确以工业振兴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……
经济领域、创新领域、开放领域、协调领域、民生领域……一项项、一桩桩、一件件,按照“十个方面”重点任务要求,凝聚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“达州方案”。
坚持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。达州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“啃”下了一个又一个“硬骨头”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横亘于发展路上的“拦路虎”。
通过改革,托底性帮扶“万源样板”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,“城区零碎闲置地边角地综合利用改革”在全省推广,全国首单跨省取水权交易落地达州。万州新田港二期建成,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得到水利部支持,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市场化运行,60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“万达开南云”五地通办……
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达州“筋骨”越发强劲。
(四)
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.5%目标,需要全市上下“一盘棋”、广大干群“一条心”、只争朝夕“一起干”。
市委明确,高质量发展短板在工业、潜力在工业、希望在工业,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推动“四化同步”。
如何突破?保持战略定力,在关键处破题、向纵深处用力。
发挥“雁群方阵”效应,在推动县域发展上下功夫、提增量;坚持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在扩大项目投资上下功夫、找增量;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在大力提振消费上下功夫、促增量。
实体经济是强市之本、发展之源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做厚做实全市工业制造业“家底”,离不开“三篇大文章”。
——做好工业化这篇大文章。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,聚焦“主导产业壮大、新兴产业突破、传统产业转型”,加快建设3大千亿级产业、3大千亿级园区、10大百亿级企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“重塑、变革、拓新”正为达州工业化写下生动注解。
——做好资源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。大资源开发、大企业带动、大项目支撑、大科创引领及数字化赋能、园区化承载、绿色化发展,达州“四大三化”突破路径明确。
——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这篇大文章。推动达州农业由“大”向“强”转变,壮大农产品加工现代产业集群。学好用好“千万工程”经验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实践证明,只有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,接续奋斗、艰苦奋斗、不懈奋斗,才能引领达州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、续写新荣光、再创新辉煌。
(五)
冲刺三千亿、跃上新台阶,不是敲锣打鼓、轻轻松松就能达成的,唯有迎难而上、善作善成,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。
真抓实干、埋头苦干,勇于担当、善于突破,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成功密钥。
历史的巨笔,常在关键处落墨;伟大的征途,总在开拓中奋进。而今目标已经明确,征程正在召唤,让我们携起手来,以“满格”状态奋力跑出经济“加速度”、干出发展“新热潮”、拼出事业“满堂彩”。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