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初垂,旌湖泛着微光。德阳市体育场的足球场内,灯火如昼,看台正在翻新,草皮正在养护——这座经历过无数呐喊与荣耀的球场,正静静等待又一次沸腾。
当川超联赛的开场哨响起,一段深植于城市肌理中的足球记忆,正在慢慢苏醒……
有人说,四川人的足球血液里,永远流淌着一种“雄起”的精神。而这份精神,从不独属于成都。
德阳球迷热情似火。 周晓平 摄
工业城市的足球基因
“德阳要建体育场了!”1995年,春节刚过,这个消息传遍德阳的街头巷尾。不久后,在旌湖西岸、泰山南路以东的土地上,看台容量2万人的足球场破土动工。那时的德阳,正疾步走在城市化进程之中。这座综合性体育场,不仅是群众运动的场所,更是一座城市的奋进宣言。
而德阳与足球的缘分,其实更早。20世纪60年代,“三线建设”的号角响起,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、东方电机厂、东方汽轮机厂等重装企业相继落地德阳,机器的轰鸣声中,足球落地生根的声音也在生长。
你或许会问:炼钢铸器,与踢球何干?
其实不然,工业与足球,看似八竿子打不着,实则血脉相连。早在19世纪中期,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,欧洲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,踢足球成为工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。放眼世界足坛,德国的鲁尔区、英国的曼彻斯特、意大利的都灵……工业重镇往往亦是足球热土。
工人们下班后在绿茵场奔跑锤炼意志,上班时又把这份力量带回车间。流水线有节奏,球场讲配合——在德阳的大厂,刚毅热烈的“工业足球”悄然孕育出德阳独特的工业足球文化。彼时,大厂纷纷兴建运动场,虽非标准绿茵场,但平整的土质球场足以满足训练比赛需求。这些散布在厂区之间的足球场,成为德阳早期足球运动发展的摇篮。
1991年,二重厂足球队不负众望,参加第二届四川省“企业杯”足球比赛,再获冠军并成功卫冕。在德阳老火车站外举行的欢迎仪式上,球队凯旋归来,大家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,周围还有不少群众,大家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。
足球,正悄悄改变一座城。
二重子弟训练足球时的合影。 受访者供图
1991年,二重厂足球队代表德阳参加四川省“企业杯”足球比赛获得冠军。受访者供图
席卷而来的“黄色旋风”
1998年,注定写入德阳体育史册。这一年,德阳市体育场正式竣工,“黄色旋风”四川全兴队也来德阳了!
当时,四川全兴队在德阳迎战澳大利亚卡尔顿队,整座城市为之沸腾。此后,全兴多次将主场放在德阳。只要有比赛,德阳体育场必是人山人海、旌旗招展。
看台上,“雄起!”“川军必胜!”的呐喊声震天动地;人浪、鼓声、旗帜、号角……汇聚成足球的海洋。
那是很多德阳人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职业足球的热度。
当时,四川多个城市都在争取全兴的外场主办资格。德阳硬件条件并不算最突出,却有一张“隐形王牌”——福地。全兴队来这里比赛,非胜即平,从无败绩。教练、球员都直言:“在德阳踢球,感觉就是不一样!”
2003年,5场全国甲A、甲B联赛落户德阳;2004年,更是达到了30多场……德阳“福地”之名,越传越远。
德阳本地摄影爱好者周晓平也是老球迷,当时拍摄了很多四川全兴队在德阳比赛的珍贵影像。魏群,不仅打入甲A联赛首球,还以后卫身份上演帽子戏法,更以侠义热肠成为不少球迷的偶像。来到德阳比赛时,就连执勤的女警,都是魏群的“粉丝”。
“那个时候,真是一票难求。”资深球迷冯再光回忆,2000年,四川全兴在德阳对阵重庆隆鑫,赛前“黄牛”专程赶来囤票,单位发通知严禁内部流转,工作人员干脆“赛前失联”。开赛前,2万余名球迷早已坐满看台,在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中,四川全兴4比0大胜对手。
赢了球,能不庆祝?球场外,旌湖边的夜市通宵达旦,喇叭、球衣、烤串、啤酒……一个因足球而生的临时市集,悄然形成。
“重装之都”的夜空,被足球点亮。
德阳市体育场。周晓平摄
未完待续的足球故事
全兴的时代终会落幕,但德阳的足球故事,仍在续写。
2010年之后,魏群、马明宇、黎兵、姚夏、邹侑根……这些熟悉的名字一次次重回德阳。他们或许不再奔跑如飞,但只要站在场边,“雄起”的呐喊便经久不息,这足以唤醒一座城市的记忆。
2014年1月12日,久违的“雄起”声再度在德阳体育场响起,万余名球迷到场为老全兴队与德阳联队“联袂出演”的贺岁之战助威。经过激战,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老全兴足球队3比2险胜平均年龄20岁出头的德阳联队……
2019年1月13日,德阳市首届成德同城“旌城贺岁杯”足球邀请赛在德阳体育场落下帷幕,最终德阳队战胜成都队夺冠。作为嘉宾,黎兵、马明宇、邹侑根等原全兴老队员亮相比赛,再一次掀起“黄色旋风”。
在这股“旋风”影响下,德阳这片足球热土上走出了不少青年才俊。李源一,1993年出生于德阳中江,司职中场,如今在山东泰山队效力,2024年5月入选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;黄锐烽,1999年出生于德阳,司职中场,前德阳中学校园足球队队员,于2016年5月入选中国足球U-17国家队,现效力于河南足球俱乐部。
校园足球同样绽放光彩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男子足球队就是代表,他们在2018年拿下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(校园组)全国总决赛第一名,2012年至2024年期间,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四冠三亚,“雄起”的呐喊响彻大学校园。
少年足球亦有声有色。自2015年起,德阳引进西班牙足球理念,拥有西甲经历和巴萨球探背景的西班牙教练尼诺·勒马负责我市足球青训,不仅带队取得多项佳绩,他本人更把德阳当作第二故乡。上个月,“星火杯”2025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9组别在内江市落幕。德阳少年斩获女子组金牌、男子组铜牌,展现出青春蓬勃的力量。
足球,为这座城市带来了青春气息。
西班牙教练尼诺·勒马指导德阳小球员。受访者供图
德阳足球青训场景。德阳传媒记者 付帅 摄
热辣滚烫的足球梦想
如今,“雄起”的精神传递到了川超联赛。
没有昔日的顶级外援、全国直播、轰动效应,但川超联赛所承载的,是更接地气的热爱、更纯粹的地域认同、更坚韧的草根生命力。
10月12日,德阳重装队将在德阳主场迎战阿坝雪山雄鹰队,年轻的球员们将走进德阳市体育场,感受老一辈的热血,理解什么是“雄起”,什么是“全兴精神”。
就在本周,德阳重装队将出征甘孜。球队中,30多名队员来自各行各业:警察、学生、教师、教练、自由职业者……从“00后”小将到“80后”老将,这支队伍是德阳足球多元与包容的缩影。
说起足球氛围,还有一项在德阳延续二十多年的足球盛事不得不提——德阳业余足球联赛。
“场地准备好了吗?两边准时开球啊!”工作人员拿着手机穿梭其间。9月13日,在“雄起”声中,“百城千乡万村(社区)”暨“我爱足球”德阳市业余足球联赛在两个地方同时打响,赛事将持续至11月上旬,为足球爱好者提供以球会友、切磋技艺的平台。
虽名“业余”,但比赛组织一点也不“业余”。22支劲旅分为甲、乙两级,利用周末展开循环较量,最后还要严格执行升降级制度。虽是“坝坝球”,但组委会还配备了专业裁判、医护人员,甚至直播团队。
是的,在德阳,业余足球从来不是少数人的游戏。放眼望去,工程师、技术员、教师、医生、警察、外卖员、创业者……场上的球员几乎涵盖了社会所有行业。
这就是德阳业余足球的生态!没有明星光环,没有巨额奖金,只有最纯粹的“雄起”声和最真实的快乐。在这片土地上,足球从来不只是比赛,它是一种生活方式,一座工业城市的温柔注脚,更是万千普通人的光荣与梦想。
而川超联赛正在做的,正是让这些梦想成为现实。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