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达川区将再生稻培育作为破解种粮效益瓶颈、提升土地复种指数的核心抓手,通过田间课堂传技、技术团队蹲点指导等方式,全力冲刺“吨粮田”目标,为全年粮食丰产筑牢根基。

秋日艳阳高,丰收正当时。达川区平滩镇定龙村稻田里一片忙碌景象——村民们一边手持镰刀割水稻,一边操作脱谷机。就在这丰收的田间地头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中稻+再生稻”超高产攻关暨吨粮田建设技术培训会正在火热开讲。


达川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明:
要施好粒芽肥,这是再生稻的第一个关键期。哪个时候施粒芽肥呢?就是在谷粒刚变成绿豆色。

再生稻是播种一次、收获两次的水稻,头季收割后,利用稻桩重新发苗、长穗,能够再收一季,再生季具有生长期短、成本低和米质优等特点,经济效益较好。培训现场,农技人员围绕再生稻品种选择与管理技术展开细致讲解。农户听得认真,不时提问交流。


达川区平滩镇定龙村村民 蒋光坪:
往年都是凭运气收点再生稻。今年经过技术人员下来给我们指导,我们就知道了收了中稻以后,我们就要马上扶桩、灌水,进行施肥。

今年,平滩镇种植水稻9700余亩,当前正值中稻收割高峰期。为确保“一种双收”效益最大化,平滩镇组织农技服务队深入各村社,大力宣传再生稻蓄留政策和关键技术,引导农户科学管护,力促再生稻稳产高产。


达川区平滩镇副镇长 刘升波:
平滩镇2025年计划蓄留再生稻3000亩。后续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,组建技术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对再生稻促芽、施肥等关键环节进行系统指导,力争实现中稻700公斤、再生稻300公斤的吨粮田目标。

据了解,今年,达川区水稻播栽面积43.59万亩,计划蓄留再生稻8.1万亩,建立千亩示范片2个,百亩超高产攻关方3个。通过科学种植和建立示范点,以点带面推动先进技术与优质品种的规模化应用,让科学种植覆盖更多田间地头,为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筑牢根基。


达川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 冉川:
我们将抢抓时间,组建技术指导小组,分赴各个乡镇开展再生稻田间技术培训,指导农户蓄好稻桩高度、关水施肥、扶正稻桩、一喷多促等等,确保全区中稻——再生稻亩产实现1000公斤以上,再生稻增收1.6万吨以上。
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