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达川区龙会乡张家山村的山坡上,30余亩油葵正值盛花期,金灿灿的花海如油画般铺展在山间。这片曾经杂草丛生的“撂荒地”,如今摇身一变成为“阳光花海”,不仅让土地“活”了起来,更以“特色种植+农旅融合”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在农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,龙会乡成功破解了高海拔地区种植向日葵的技术难题。今年4月底,引进了食用、油用、观赏三大类数十个品种中,经过反复筛选和试种,最终确定了适应性强的油葵品种。通过实验示范发现,这个油葵品种在光照、温度、土壤等条件上与本地高海拔环境高度契合,亩产量预计可达400斤。每亩成本约600元,预计每亩纯利润可达1200元。30亩油葵产量约1.2万斤,仅此一项即可创收5.4万元。此外,秸秆还田还可减少化肥使用成本。
张家山村已规划建设观景台、休闲步道等配套设施,并与周边农家乐合作开发“花海+美食”旅游线路。试种期间已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,单日最高接待量超过100人次,油葵产业的经济效益正逐步显现。
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和增收。试种期间,当地优先吸纳脱贫户和留守村民参与种植、管护,日均工资60元/天,累计带动就业30余人次。“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活干,现在每天在花海务工,还能照顾家里,收入也稳定。”村民王大姐说。
龙会乡计划以此次试种为基础,将油葵种植面积扩大至300亩,并配套建设小型榨油工坊,形成“种植-加工-销售”闭环。同时将探索“油葵+油菜”轮作模式,实现“四季有花、全年有收”,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效率。
从“撂荒地”到“聚宝盆”,龙会乡的探索不仅为非传统产区提供了产业转型样本,更生动诠释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。随着“阳光花海”品牌的持续打造,这片土地正绽放出耀眼的金色光芒,为乡村振兴铺就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作者:贺诗逸
作者单位:达川区龙会乡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