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见绯红,再见惊鸿。
这就是达州市林垣秀家庭农场柿子林最美的样子。
20亩的柿子林镶嵌在500多亩的种植园里,远远望去,就像一块巨大的玛瑙,格外耀眼。走进林中,棵棵柿子树苍劲挺拔,镌刻着岁月的印记。枝头的柿子,圆润饱满,红彤彤的色泽鲜艳夺目,在斑驳的日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。
农场负责人陈春梅正在采摘余下的柿子。她说:“农场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,比如樱桃、枇杷、桑葚等,眼下已到甜柿子的采摘末期,秋越深、色越红,口感也会更好。”
走进林中,棵棵柿子树苍劲挺拔,镌刻着岁月的印记。枝头的柿子,圆润饱满,红彤彤的色泽鲜艳夺目,在斑驳的日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。可曾经,这里因交通闭塞,信息不畅,年轻力壮的劳动力纷纷外流,村子里只留下老人与孩童,守着这方贫瘠的山野。幸而,乡村振兴的春风吹进了这片土地,为其带来了转机与希望。农场主要负责人夏义国就是回家创业的“新农人”代表。他说:“扎根在这里已经有15个春秋,从之前单一的柿子林发展到如今500多亩的规模,实属不易。从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到2017年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荣誉称号,除了个人的努力、乡亲的帮助,还得感谢政府的扶持。现在大家都喜欢到我们这里游玩,年游客量达到32000人次。眼前的这片柿子林,亩产量可达3500斤到4000斤,年收入有十多二十万。”
漫步于柿子林深处,远眺乌梅山整体风貌,乌梅山风景区越来越美丽。地上铺陈着一层落叶,金黄与火红交织,脚踏其上,沙沙作响,似在诉说着柿子林古老而又崭新的故事。问到农场水果的销路时,陈春梅说:“我们的甜柿脆如苹果甜如蜜瓜,深受大家喜爱。一般都是市民朋友们带着家人驾车到我们这里来采摘,吃喝玩乐一整天,大家都很高兴。”
柿子红彤彤、日子热腾腾。达州市林垣秀家庭农场每年带动在家村民就近务工高达7000余人次,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,也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。在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上,乌梅山村正在稳步迈进。近年来,达川区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“引擎”,驱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,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篮子、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、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好路子。
评论 0
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,快去APP中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