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进一步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,有效遏制重大危害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和扩散趋势,达川区结合实际,针对近段时间“凤眼蓝”泛滥,开展集中整治,守护生态平衡。

在双庙镇二东社区一处氧化塘内,池塘表面被密密麻麻的“凤眼蓝”覆盖,这些“入侵者”疯狂生长,使得原本清澈的池塘变得浑浊。村民们手持打捞工具,将他们一株株地连根拔起。
达州市创意农牧有限公司
场长 王晓波
我们每天安排了15到20个人,上岸以后,把这个水葫芦用粉碎机进行粉碎,然后再进行掩埋,作为后续的肥料进行使用。

“凤眼蓝”,又称凤眼莲、水葫芦,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。它的危害主要有阻塞河道、影响水质、危害农业生产、影响景观,且繁殖能力极强,极易破坏生态系统平衡。凤眼蓝生长旺季为8—12月,7月开花之前是防控的关键时期。根据凤眼蓝生长的不同生态环境以及危害程度,综合运用农业、物理、化学和生态措施,减少凤眼蓝对经济和环境的危害。
双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
副主任 蒲善曲
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,包括增加打捞力量、提高打捞效率,以及加强后期的监测和防控工作。我们也向村民普及了水葫芦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。
塘内的“凤眼蓝”自6月13日起开始打捞,已经进行一周的时间,打捞上岸的“凤眼蓝”经过粉碎,进行无害化处理,去除了潜在的污染物质,确保了其安全性。最终,这些经过处理的“凤眼蓝”颗粒将被转化为有机肥料,这一系列的环保处理流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“凤眼蓝”泛滥的问题,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达川区植保植检站农艺师 陈远军
我们将继续加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危害宣传、防治知识的普及,发现之后采取科学、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置,确保农业生态安全、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
评论 1
dc616 2024-06-19
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