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9年,王维舟先后任陇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兼三八五旅政治委员、陇东分区专员和军分区司令员。在陇东地区,王维舟被称为 “王善人”。
同年6月的一天,王维舟与警卫员李有义帮助旅部炊事班下河挑水,走到城墙边看到一位妇女带着小孩在挖墙皮,小孩嘴上已经糊满了土。上前一问,才知道他们挖的是一种含有少量盐分的“白板土”,陕北农民在饥荒之年常用它来充饥。经了解这位妇女的丈夫叫史华,是村里的民兵营长,到延安学习去了,剩下她带着孩子租种土地。赶上年景不好,交完租后,家里粮食所剩无几,只好采摘榆树叶子和挖“白板土”补充。
王维舟看到这种情景心痛不已,把母子俩带回自己家中,让夫人马奎宣去食堂打饭给他们吃,又找出自己孩子的衣服,交给娘俩。王维舟知道,解决一顿饭并不能解决这个家庭的饥荒问题,于是亲自给专员马锡五写了一张纸条,建议请专署(政府)给这位妇女解决五斗粮和一些救济款,以度粮荒,并责成警卫员小李带着母子俩去专署的相关部门落实。
出了大门,那位妇女问小李:“外地口音的大个子姓啥?是八路军啥官?”小李告诉她:大个子是我们王旅长。那位妇女“哎呀”一声:“老天爷睁眼了,八路军当官的是大善人。”从此“大善人”的名声就在群众中传开了,在庆阳城方圆百十里,人们都知道,八路军干部里有个“王善人”,只要是百姓的事,他都会放在心上。
1942年,王维舟带领第七七〇团赴大樵山开荒屯田办农场,旅直机关在庆阳开荒种粮种菜,开办各种小作坊,解决部队的吃饭、穿衣和取暖问题。一天,有位老大娘到了三八五旅司令部,要找“王善人”看病。哨兵挡住她,告诉大娘:“王善人”是旅长,不是医生。王维舟知道后亲自出来见她,得知她得了一种陕北叫“瘿瓜瓜”的病,即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。他把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大娘送到庆阳城外三八五旅的医院。在当时的诊疗技术条件下,医生认为老大娘需要手术,但陕甘宁边区受到封锁,医疗条件非常困难,旅医院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。于是,王维舟专门向延安党中央发了电报,请求帮助治疗老大娘的病。不久延安派来了两位专职的外科大夫,为大娘做了手术,使其很快痊愈。
陇东的百姓奔走相告,传诵着八路军救民解困、为百姓谋福利的故事,以至于百姓烧香拜神时,都要祈祷八路军打胜仗,祈祷共产党一定要得天下。
有一次,王维舟在路过新堡村时,碰到一位中年男子在路旁痛哭。经过询问得知,这位农民辛辛苦苦种了10亩西瓜,一夜之间,已经挂着小西瓜的瓜秧,不知被何人扯得乱七八糟,眼看着一家大小指望着生存的西瓜地被糟蹋成这样悲痛欲绝。王维舟了解了情况后,亲自到区政府替民告状,并指示一定要查清、处理。一个月后,王维舟专门到新堡区政府追问此事的处理结果,获知圆满解决才放心。
1942年6月2日,延安《解放日报》刊登了朱德总司令祝王维舟56岁生日写的文章。文中说:“王维舟完全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儿子和学生,而群众把他当作保姆和先生……他应该值得我们全党来学习和尊敬,值得全边区、全国人民来尊敬。”1943年1月,毛泽东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上亲笔书赠王维舟:“忠心耿耿,为党为国。”
王维舟(1887~1970),本名王天祯,宣汉县清溪镇人。历任红三十三军军长、中央军委第四局局长,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长兼政治委员,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、西北军区副司令员,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、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央监委常委等职。是中共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、第八届中央委员,全国人大一、二、三届常务委员。
作者:贺正华
评论 5
dc3526 2021-04-19
👍👍👍
dc5353 2021-04-18
👍
石桥镇农业中心张 2021-04-18
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