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91年11月,是一所集医疗、科研、教学、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。医院占地面积达20.2亩。编制床位400张,科室设置齐全,拥有一系列高精尖医疗设备。在岗职工472人。高级职称62人,中级职称107人。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中药炮制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1人,“四川省名中医”3人,“达州市名中医”1人,“达川区名中医”9人。多个省、市重点专科及传承工作室。医院坚持“坚持中医特色,突出中西医并重,科教兴院,人才强院”的办院理念,积极推进“三乙”中医医院创建工作,更好地为达州人民健康服务。

2023年1月6日,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胜利召开,我院赓即进行了深入学习会议精神,组织专题研究,提出2023年必须成功创“三乙”、五年内成功创“三甲”的攻坚目标,实施以“谋”未来、“抓”机遇、“建”机制、“保”发展四大措施。
在“谋”上下功夫,绘蓝图
2023年医院深入研究谋划,全面绘制高质量发展蓝图,实施“专科强院、人才兴院、扩建新院区”战略,一是明确年内新创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、市级重点专科2个,将老年病科打造成全市样板科室,成为我院的一张名片。二是坚持以高质量建设人才聚集高地,创新人才“引育留用”管理制度,在医院内部实施“人才振兴”系列培养工程,启动“专聘教授”“特聘专家”“首席专家”等系列人才柔性引进使用管理办法,现已成功引进5名硕士研究生,按照“一人一策”办法,成功引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导胡昌江教授,在我院成立“胡昌江传承工作室”,全面启动了“育人”“育新”项目。三是向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医疗建设项目规划地块,用于我院建设新院区,为三甲中医院的建设夯实基础,以“提水平”保证“进位次”,实现弯道超车,以“进位次”体现“走在前”,树立区级中医院带头标杆,引领达川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在“抓”上做文章,促发展
2022年3月3日,国务院办公厅于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到了2025年,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要明显增强,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要进一步完善,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,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。作为中医医院,抓住时代机遇,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,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,加大中药饮片和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力度,规范、激励、促进中医成果的转化。同时医院着力进行门诊中医集中诊疗区、名医馆、院内庭院等,并在医院各处实施中医药文化氛围打造工程,将中医药文化深入群众心中,做到一手抓机遇,一手促发展,坚定“公”字姓,打出一手漂亮的“中”字牌。
在“建”上提效率,制规范
建立起科学决策机制,落实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,坚定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首要地位,建立起权责清晰、管理科学、治理完善、运行高效、监督有力的医院管理体系。运用现代管理理念、管理工具、管理方法、管理技术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精细化、信息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水平。借助信息化水平,将医院管理的基础精准定位,激发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的内生动力,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。
在“保”上尽全力,稳增长
达川区中医医院栉风沐雨三十二年,一代代中医人对医院发展贡献一生,经历了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从小到大的艰苦发展历程,这一份成果来之不易。全院干部职工在披荆斩棘中锐意进取、开辟事业,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,始终保持着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的闯劲;始终保持着因事为制、对症下药的巧劲;始终保持着滴水石穿、持之以恒的韧劲,全力助推达川区中医医院发展腾飞。
2023年的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,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,按下“快进键”,跑出“加速度”,干出“新气象”,努力实现全年门急诊人次增长30%,住院人次增长20%,医疗业务收入增长20%的目标。
评论 1
dc616 2023-04-19
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