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城市作为党的执政和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,达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基层党建引领,在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“大盘”中,以更加科学的管城体系、更加多元的参与力量、更加高效的运行模式、更加亲民的执法方式,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,为达川城市品质提升贡献综合执法力量。
定好“盘子”,构建管城治城新体系

以城管领域体制改革为导向,以基层治理组织建设为支撑,推动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,实现管城、治城科学化、专业化。一是落实主体责任。提高思想认识,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“党组书记工程”和“一号工程”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,发挥党组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。二是夯实治理体系。通过结对联创、党员双报到、科级干部进小区等活动,合理分布140名党员力量横向参与到建设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,纵向构建部门、街道、社区、居民区基层组织联动体系,做到服务精准对接、治理精准落地。三是推进体制改革。整合市政、环卫、城管、扬尘、规划执法等职能,构建起覆盖城市区域功能规划、基础设施维护、城市环境治理等“全要素”管城新格局。
拓宽“圈子”,多方参与凝聚新合力

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效能,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,鼓励社会组织、服务机构、志愿队伍、公众个体与政府加强联动、协同工作,织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网。一是上下联动聚合力。主动到遂宁、自贡等城市学习城市管理先进工作经验,接受市城管局的业务指导规范,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,建立行之有效的同级部门协作机制,推动信息开放共享,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。二是社会力量齐参与。由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民主党派、主流媒体、企业代表、社区工作者、律师等10名代表组成政风行风监督队伍,通过强化监督力量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以开展“城管体验日”、“政务开放日”等活动为契机,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监督,健全监督体系。三是比学赶超激活力。通过“双比”“双亮”“双查”和评选“执法标兵”“城管之星”等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履职“两个岗位”,积极担当“双重责任”,当好党群干群“连心桥”,不断激发内生活力,进一步提升密切党群关系、强化社会治理的能力。
勇挑“担子”,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

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大多都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,钉在一线,挑起“担子”,以一系列“微治理”实现城市“微循环”。一是全力创建“全国文明城市”。组建60余人的“文明城市创建先锋队”,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准,在先锋队带领下已累计开展市容市貌、户外广告、油烟噪音污染、扬尘治理等专项攻坚357批次,南城市容品质提升明显。二是有效破解违建治理难题。按照“控增量,消存量,建机制,保成效”的总体目标,采取依法行政与惩防并举相结合,开展违建治理攻坚行动。全区党员干部带头主动申报拆除违法建设,坚决做到应拆尽拆、不留隐患。截至目前,已拆除各类违法建设856处,拆除面积44194.9平方米。三是着力完善城市基础功能。引进第三方环卫公司负责城区环境卫生工作,投放分类垃圾桶25000余个,新(改)建公厕共28座,整治城区道路36.6万平方,铺设沥青砼约32.4万平方米,城区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0%以上,城区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品质明显改善。
扑下“身子”,展现勤政为民新面貌

“人民城市人民管,管好城市为人民”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严格落实“721工作法”,以高品质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一是群众诉求受理不停步。坚持群众诉求导向,把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,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充分利用贴近群众的优势,认真听取群众在市容市貌、违建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,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、诉求在一线解决、能力在一线提升。二是整治群众难题不落空。结合“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”,开展“餐饮油烟污染严重、噪音扰民、停车位少”等问题专项整治,已累计走访检查餐饮门店1337家,发放禁噪宣传单5000余份,新增停车场25个、停车泊位6767个。三是一巡多查不“扰企”。紧扣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两大职能,提高行政执法效率,减少执法“扰企”,对同一企业(个体)实施多个执法事项综合查一次,一查多项,实现协同监管全覆盖、无死角,缩减检查频次达13%,综合执法改革惠民助企成效明显。
通讯员:张 薇
评论 1
dc616 2022-08-05
👍